经常在手游里充值的小伙伴一定会发现,在中国,手游单次最高充值金额往往是648元,最低是6元。那么,为什么充值的金额非得是648、6元?为什么不能自定义呢?换成10元、20元、30元这样的整数不是更容易计算吗?或者用888、666这种不是更吉利点吗?
为什么游戏充值往往有6元、648元之类的呢? 这事儿要从2008年说起。2008年7月,苹果公司上线了苹果商店,吸引了一批APP制作者入内。大多数游戏APP很多是付费下载的,制作者们获得的收益需要按比例给苹果公司,并统一使用美元结算。另外,苹果公司没有给游戏开发商任意定价的权利。
为了方便国际结算,苹果设置了不同档位让开发者选择,最低0.99美元,最高999.99美元。
为什么游戏充值往往有6元、648元之类的呢? 后来,随着内购的兴起,苹果为了防止用户操作失误,充值太大,金额难以承受,又制定了内购定价最高99.99美元的规定。最后,在2011年11月,苹果开始支持人民币结算。
根据当时的汇率制定的价格,即0.99美元,对应人民币6元,49.99美元对应328元,99.99美元对应648。但当时的手游多为买断者,花个几块钱,都要犹犹豫豫,更何况648。
直到2013年,一款来自日本名为《扩散性百万氪金亚瑟王》的二次元抽卡游戏出现在中国,其国内代理运营团队盛大,直接按照苹果官方对苹果商店内购价的档位将最大充值金额定为648元人民币。永远不要低估制片人对特定玩家的诱惑力。
为什么游戏充值往往有6元、648元之类的呢? 抽卡的东西真的很容易上头。这款来自日本的手机游戏,像中国厂商阵营的手游的吸金能力,以及二次元对特定人群的吸引力,不但没有暴死,还在创收上屡创新高。648等氪金数字一下子就传开了,并被国内厂商模仿。为了与iOS两个平台价格统一,国内开发商干脆将苹果内购定价转移给了安卓。
有趣的是,6、328、648这样不工整的定价方式,常会给消费者觉得商家在定价时做到了锱铢必较,是做了仔细思考的,从而相信该商品价格的合理性。另外,很多游戏道具的价格往往不是任何一个充值档位的价格,常常会少一些。
那这种不公正的定价让消费者也不太好计算,一些上头的玩家可能在前几次还会仔细计算,后来直接摆烂,几个648走起。所以游戏厂商对游戏道具定价也是有点小心思在里面的。最后提醒各位玩家,游戏抽卡本质是赌博行为,充值手游一定要记得量力而行,克制一下自己的上头情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