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单说,中国靠数量和本土优势,美国靠技术和全球支援。打起来短时间内中国可能靠导弹和海军给美国制造麻烦,但持久战中,美国的空中优势和远程打击能力会更占上风。
三、经济实力:谁更能扛?
经济是打仗的底气。中国GDP17.5万亿美元,世界第二,制造业全球第一,工厂开足马力能造出不少军需物资。但有个大问题:能源和关键资源靠进口。石油70%从国外来,大多走马六甲海峡,芯片也严重依赖外部。如果美国带着盟友搞封锁,能源和供应链一断,中国经济会受重创。虽然有“一带一路”和国内市场撑着,但顶多缓解一时。
美国GDP24.7万亿美元,能源基本自给自足,石油天然气还能出口。贸易占GDP比例低,打仗受的影响比中国小。不过,全球供应链一乱,美国也会头疼,尤其是制造业空心化,战时补给可能跟不上。
短期看,中国能靠存量撑一阵子,但时间一长,资源短缺会拖后腿。美国经济韧性强,但也得花大钱维持战争。双方都会疼,但中国可能先顶不住。
四、战略选择
如果打起来,中国的策略可能是速战速决。比如台湾问题上,可能先用导弹轰炸美军基地,然后快速登陆,争取在美军主力赶到前拿下。海军和空军会全力保卫沿海,火箭军盯着美国航母不放。这种打法靠的是突然性和本土优势。
美国估计会玩远距离围堵那一套。航母不靠近,靠潜艇和远程导弹打中国的海上运输线,拉上日本、澳大利亚组成包围圈,慢慢耗。盟友帮忙分担压力,经济制裁加码,逼中国自己撑不下去。
中国想速胜得快准狠,美国想拖垮得稳扎稳打。谁失误谁吃亏,但核武器阴影下,双方都不敢轻易玩儿大。
兰德公司研究过中美开战,结论是没啥赢家。短时间内美国占优,靠技术和空军能打疼中国。但如果拖成持久战,中国的人口和工业能力会让美国头疼。报告说,双方损失都得上千亿美元,军事人员伤亡惨重。
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搞了24次台湾战争模拟。结果是美国和盟友能挡住中国,但得付出大代价:几十艘船、几百架飞机、数万士兵没了。战争可能几周到几个月不等,中国的弹药储备三周就可能见底。
综合看,中国能撑多久得看仗怎么打。短冲突,可能几周到一个月,靠存量和意志力顶着。打成持久战,几个月到几年都有可能,但经济和资源压力会越来越大。美国要是真下狠手封锁,中国撑个一年都算硬气了。
赢不赢得看目标。如果是守住本土,中国赢面不小,起码能打成僵局。如果是拿下台湾或者彻底击败美国,概率就低了。专家普遍觉得,中国短时间能占局部优势,但全面胜利几乎不可能。美国军事太强,盟友又多,中国很难顶住全方位压力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