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兵器战争时代,弓箭是一种常见的远距离杀敌工具。发起冲锋前,先来上一轮弓箭射击,尽可能地杀伤敌军。它的作用不可谓不大。可是,你知道吗?除却单人瞄准目标射箭之外,军队整体射箭时,其实是采用抛射的方式,而非直射。
其实,之所以采取抛射,也很容易理解。一来,若弓箭手成几行排列,采取直射的方式,自己人不就把自己人干掉了?二来,抛射的射程更远,且能够躲避拿盾士兵的正面防护,从而能自上而下更有力地杀伤敌人。
当然,对着天空抛射,并不是随便一通乱射,其中也有很大的讲究。首先,就是角度问题,根据与敌人的不同距离,会有不同的角度,而这些,都是在事件就预测好的。这就如同我们今天看到的军事演习的火炮一样,都是在确定各项指标之后才开始发射的。
展开全文
所以说,古代的弓箭手远距离抛射,绝不是漫天乱射,大家都抬高到一个角度,至少要让大部分的箭射到某一块范围之内,才能兼具杀伤力和威慑力。
可是很多人又要问了,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,敌人正在行进,弓箭部队又怎会知抛射角度多少为合适?又如何做到统一?事实上,这都是有口令的,所有的弓箭手都要听从长官的命令。长官会试射一箭,而后确定角度,再发出指令,令全员齐齐发射。
值得一提的是,古代时,能够成为弓箭手,还需要严格挑选,诸如手稳,臂力大,这是最基本的条件。再有,若非对付大规模的步兵和骑兵,只是对付散兵,弓箭的射击大抵还是以直射为主。另外,明清之前没有重武器,所以,弓弩就如同加强版弓箭,正类似于今天的重武器。后来,弓弩就逐渐将弓箭替代。毕竟,弓弩的杀伤力,远非弓箭可比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