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张学良这个人,真的是一个比较矛盾的个体。有抨击他,也有褒奖他的。抨击他是因为他的主张,让东北军在九一八事件后,未开一枪就放弃了东三省。而褒奖他的也是因为后来张学良联手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,逼宫蒋介石,让蒋介石放弃“攘外必先安内”的主张,联共抗日。如果不是国共合作,放弃内耗,恐怕日本真就要坐收渔翁之利了。
总之这个人身上的功过我们今天不去评说太多,只说他在西安事变之后,蒋介石对他的态度。我们都知道,张学良在西安事变之后,就被蒋介石软禁起来了。从1938年的11月开始,先后在贵州的修文县、贵州市、开阳县、息烽县等地,过着囚犯一般的生活。后来又转移到了重庆,再后来,1946年10月的时候,就被送到了台湾。从被囚禁的第一天到最后获得自由,整整经历了54年的软禁生涯。
有人说蒋介石小心眼,也有人说是张学良把蒋介石得罪的太狠,所以才招来蒋介石一辈子的报复。然而再大的仇恨,随着国民党退至台湾,也应该消弭了,可为什么蒋介石还要继续软禁张学良呢?
其实想想也知道了原因了。按照1934年那时候的两党形式来看,国民党是占据很大的优势的。眼看着凭借装备和军队的优势,蒋介石就可以掌握国内的话语权,成为真正的独裁者了,结果被张学良杨虎城逼宫,弄出来一个竞争对手。最关键的是最后这个竞争对手还把自己打败了,这让蒋介石如何能忍?
因此把张学良一直囚禁起来,也是无可厚非的了。不杀你都算民国的制度救了你了!所以说对张学良的态度,蒋介石一直就没有改变过。包括后来蒋介石在台湾快要去世的时候,临死前他儿子问他怎么处理张学良时,蒋介石说出了四个字:不可放虎。什么意思呢?自然是继续囚禁着,不要放虎归山。说到底,还是那个态度,你关我一时,我就关你一世。
有了蒋介石的这四个字作为主基调,就注定了张学良54年的悲情生活。一直到1990年,李登辉执政以后,那时候蒋经国也去世了,张学良才算全面恢复了人身自由,而这个时候,他已经90岁了。